新闻资讯
 

 媒体聚焦
 行业资讯

联系我们
 
电话:025-83997899
传真:025-56671585
手机:180 6161 5050
售后:159 5055 8388
网址:www.njtjxf.com
地址:
南京市栖霞区迈皋桥创业园科技研发基地寅春路18号
 
 
行业资讯  


不合格消防器材太多 购买须注意
浏览次数:2741次
 

在一家消防器材门店,一位销售人员主动问:“水枪要质量好的还是质量差的?”资料显示,一支水枪扑救初起火灾控制率为40%左右,两支水枪扑救初起火灾控制率为65%左右,水枪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这位销售人员表示,“质量好的”是浇铸的,厚一点;“质量差的”是压铸的,薄一些。两者的区别还在于,质量好的更结实耐用,可以拆分为三截,可用来控制水压;质量差的手感轻了一倍,而且不能拆分。价格上,质量差的水枪价格是前者的三分之一。

  在消火栓货架前,这位销售人员也毫不讳言地告诉记者,“这里面有小部分消火栓的芯子是镀铜的,外观上不容易分辨,但其实就是铁的”,“价格很便宜”,20元到30元不等。而国家标准明确规定,消火栓必须有“三铜”,铜杆、铜环和铜芯,以防止消火栓锈死。

  消火栓箱同样不靠谱。国家出台的强制性标准中,对消防栓箱的基本参数和基本型号有着非常详细的标准要求,特别是对栓箱的厚度,根据箱体的大小型号都有着不同的规定。比如对箱体制造材料薄钢板的厚度要求≥1.2MM,而记者调查中看到的消防栓箱,其钢板厚度平均只有0.8MM,远达不到国家标准。
  劣质产品拼的是价格优势。记者了解到,一套消防水枪设备达标产品(一支消防水枪和两个结扣)正常要卖50多元,而同类型的劣质产品仅卖14元左右;一套达到国标的消防栓成套设备价格在600元以上,而劣质室内消火栓成套设备报价才240元……

   
  消防产品乱象并不限于上海。记者调查发现,甚至还出现了楼层越高,所使用的消火栓质量就越差的“怪事”。以“锦湘·国际星城”为例,其1—18楼的消防栓是按照国家标准制造的“三铜”产品,然而19—29层,却使用的是不合格的产品。

  “目前消防产品市场有点一塌糊涂了。”知情人告诉记者,“背后是巨大的利益驱使。”以消防栓为例,按他的说法,达标产品和很多非达标产品的差价至少25元,目前很多商业住宅楼平均高度为20层,按一层楼安装两个室内消防栓来算,一栋楼共需要40个室内消防栓,这意味着使用劣质产品可以获利1000元,而一般楼盘的建筑数都在数10栋以上。

   被掉包的“检验合格产品”

  作为一种特殊设备,消防器材在生产和质量监督上有着不同于一般产品的国家标准。早在1983年,公安部和国家标准局就出台了《消防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暂行管理办法》。消防器材生产民营化经营后,国家对生产消防器材的企业采取颁发生产许可证的方式进行监管,上世纪80年代,国家有关部门取消了生产许可证制度,由公安部消防产品合格评定中心实施认证管理。

  一位有着多年消防器材生产经验的行业人士告诉记者,自从国家取消生产许可证制度后,消防器材便采取产品检验报告的形式进行认证,不少商家开始绞尽脑汁地钻制度“空子”,千方百计地进行偷工减料。

  行业人士透露,厂家在接到订单后会将产品送至专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然后将产品报告书送给客户。为了通过专业的检测,几乎所有厂家都会准备一部分“特殊产品”完全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生产,然后将其送检,得到合格的检验报告后,这些“特殊产品”就会被厂家收回,随后发送给客户偷工减料的低廉产品。

  “这种掉包计,实际上是在盗挖消防安全的‘防火墙’,挖断的是生命和财产的安全通道!”上述行业人士评价。

  被掉包后,一旦火灾发生,后果不堪设想。以消火栓箱为例,栓箱主要是起到保护箱内器材的作用,起火后,如果栓箱的质量不达标,就很难在熊熊烈火中顶住火焰的燃烧,从而导致内部的消防器材受损,导致救火时“卡壳”;以消防水泵为例,每栋高层建筑物的底层都有个蓄水池作为消防蓄水备用,也都会有一个专用的消防水泵。火灾发生时,打开水泵,大楼中的消防水枪中才会有水喷射出来,如果消防水泵是铁制品,年久生锈后,就会出现火灾发生时要么打不开,要么压力不足无法抽水的情况,贻误救火良机;同样,消防战士手中的消防水枪如果存在质量问题,稍有不慎,就会酿成惨剧。消防水枪准确来说由两部分组成:水枪和水带。当消防战士冲进烈火中救人或者高层建筑灭火时,一旦消防水带爆裂、渗水,后果不可想象。


  业内人士某品牌消防器材厂上海总代理王非(化名)披露,“现在市场上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无证造假,另一种是持证造假。”他解释,一些得到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型式认可证书和强制检验报告的生产企业,实际上并不生产,而是将相关证书租借给其它厂家,从中收取费用,自己不用生产就能赚钱。他举例说,某消防器材生产企业有100个挂靠厂家,每家收取5万元“寻租费”,一年就净获利500万元。而“儿子”厂家又寻租其它更小的厂家,每家收取1万元费用,如此层层转包,形成了一个类似传销结构的庞大生产网络。往往“儿子”、“孙子”企业都是无生产资质的小作坊,为了牟取更多的利润,便从原材料上偷工减料。

  “这就导致,哪怕市面上标称同一品牌的消防水带,质量也良莠不齐,甚至连厂家自己都不知道这些产品是哪一个‘下家’生产的了。”王非说,也有一些正规厂家不挂靠,但这些企业在各种劣质消防产品的冲击下,利润被压得很低,甚至面临生存困境,以致有的企业不得不站到造假者的队伍中去,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

  “三龙治水”的监管

  生产、流通和使用领域中,消防器材分别有三个“把关人”。《消防法》明确规定,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消防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多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实际上,如果在验收、抽检时能涉及产品质量,劣质消防器材将“很难藏身”。

  不过,“三管”也容易变成“三不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质监部门工作人员表示,三部门串行工作,而不是并行监管,容易出现互相推诿、多头执法以及监管缺位等问题,导致救命的消防器材成了一件“皇帝新装”,频频“穿”在了高楼大厦上。

  就在记者调查九星市场前的2月25日,上海市闵行区质监局会同区工商局、区消防支队,就对九星市场消防器材区进行了执法检查。当地媒体报道称,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120人次,对42户商家进行了全面检查。检查中发现部分商家正在销售涉嫌有质量问题的产品或无检验报告的产品,执法人员当场责令上述问题涉及的商家进行改正,并对涉嫌存在质量问题的产品进行扣押,案件由区工商局统一处理。

  而时隔仅一星期,记者3月上旬调查的结果显示,实际上售假者并没有收手,甚至仍然“明目张胆”。 

  现实的另一个难题还在于,消防器材和建筑工程的密切关联。按上海市相关消防部门的说法,在一些重点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劣质消防器材进场,是要停工整顿呢,还是保证工程进度?“当然是后者优先”。消防动向服从政府意向的性质,决定了部门工作的力不从心。另一方面,验收、抽查的重点倾向于自动灭火系统和火灾报警系统,同时相对规范的执法,某种程度上无法有力打击开发商,遏制劣质产品的回流。

 

  下一篇文章:南京钢质防火门、窗技术要求  

版权所有:南京拓吉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南京市浦口区滨江大道1号 电话:86-025-56671585
  苏ICP备12018850号